泰安新闻发布> 直播回放> 浏览文章
“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3年01月11日 来源于:本站原创

图文直播——

 

2023-01-11  15:3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泰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董光先生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委员会办公室项目推进组组长孙清华先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峰女士,介绍我市2022年度“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董光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微信图片_20230111164344.jpg

2023-01-11  15:30    董光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泰安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营转办”),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记者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关注、关心和支持“我为企业办实事”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2022年度“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的有关情况。

2022年以来,市营转办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的实施意见》(泰办发〔2022〕6号)文件精神,及时向市委有关部门、市政府组成部门、部分群众团体及省属以上驻泰有关单位等64个部门下发通知征集实事项目。对各有关部门(单位)提报的项目,按照“贴近企业、内容具体、限时完成、确保成效”的原则,经梳理筛选、修改完善,征求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意见建议,全年共确定实事项目87个,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市电视台进行了集中公开发布。同时,实行实事办理承诺制、清单制、通报制,市营转办建立常态化督导调度机制,对已公开发布的实事项目进展及完成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报告,确保实事项目落地落实、惠企见效。截至目前,87个项目已全部完成。

 微信图片_202301111643441.jpg

2023-01-11  15:33    董光

活动开展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多渠道、系统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积极主动服务企业,帮助化解制约难题,以高质量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市检察院印发《关于畅通非公有制经济控告申诉案件“绿色通道”的指导意见》,累计受理办结相关信访案件79件,进一步畅通了企业涉法诉求表达渠道,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诉讼成本。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开展“种子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帮扶活动的通知》,成立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帮扶组,对全市37家拟上市“种子企业”按照“一企一策”“一企一组”的原则,逐明确帮扶人员。市公安局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深化数据应用,建立全市食药环侦部门“数字警察工作室”,使用“数据取证航母”平台,成功破获部督“5·11”假冒注册商标案,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引才留才、政策宣讲、专项调研、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送政策进企业等活动,多角度提升服务质效,持续搭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产业链上企业服务对接平台,帮助产业链上企业解决缺工问题。市市场监管局明确了四个方面、20件为企业办实事清单,具体任务责任到科室,构建全周期服务、全要素赋能、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监管“四全”服务模式。团市委“鲁青惠企贷”项目,2022年服务联系创业青年11305人次,对接创业贷款1.29亿元,在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实现信贷赢利、促进企业发展上呈现多赢态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行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异地在线评审,与省内外42个地市建立了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关系,2022年组织完成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9个,交易金额2951万元。

今后,市营转办将持续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单位)立足本职,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

 

2023-01-11  15:37    主持人

接下来,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媒体单位。

2023-01-11  15:37    山东广播电视台

“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有哪些亮点举措和成效

2023-01-11  15:37    董光

一是贴合企业需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围绕“三聚焦三到位”(聚焦帮企业脱困清障,解决难点堵点痛点到位;聚焦为企业纾困解忧,入企联系帮扶到位;聚焦助企业提质增效,兑现惠企政策到位)策划实施实事项目。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展建筑业、新型建材产业链企业技术帮扶活动,组织相关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共同解决企业发展技术难题5项,支持新型建材企业组建泰安市“专精特新”绿色建材产业园,推动优势企业链式集聚、抱团发展;市医保局启动口腔种植收费专项治理,在大型企业设置医保工作站(点),将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破解医药企业货款积压难题,助力企业发展。二是坚持创新突破。实事项目立足部门(单位)职责,充分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手段,推动改革创新、服务升级。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优化评标方式,开展“不见面错位评标”试点,打破了原有的一个项目在同一评标室评标的常规模式,实现了专家评标“不见面”、同室“不同标”、评标“无干扰”、全程“可追溯”的公正评审,有效解决和遏制了投标企业关切的“专家打分不公”、“招标人影响评标”等违规问题,保障了企业合法权益。市大数据中心以12345热线平台系统为依托,设立企业诉求“接诉即办专席”。2022年1-12月份,共处理省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工单354件,按期答复率100%,满意率达90%以上,高效解决了企业在网上业务办理、工商注册、招标投标、贷款咨询等方面的诉求,切实提升了企业满意度。三是活动过程和长效机制统筹考虑。各有关部门(单位)统筹谋划实事项目的同时,就着眼要把活动中的经验成效要固化为长效机制,成为“我企业办实事的实招、常招。各有关部门(单位)制定了工作推进方案,明确责任科室,积极部署、压茬推进;市营转办将实事项目集中发布公开,自觉接受社会、企业、群众监督。

 

2023-01-11  15:41    山东商报

2022年市工业推进办服务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微信图片_202301111643442.jpg

2023-01-11  15:41    孙清华

衷心感谢对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关注和支持。下面,从四个方面就2022年市工业推进办服务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不断完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撑。市工业推进办先后建立完善了“两个办法、两个机制、一个体系”,即制定问题协调处置办法,搭建了问题发现、动态收集、分级分类处理、问题反馈、督导考核的闭环落实机制;制定重点工业项目联合会商办法,强化项目实施前的预研判分析,增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要素保障的精准性;建立要素保障工作机制,推进要素资源指标公开化、运行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建立比拼问效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全市各类资源和工作量,步调一致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建立项目推进指标考核标准体系,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市工业推进委直接调度项目完成情况、产业链直接调度项目、重点项目集中观摩评议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切实提升工作效能。二是强化清单管理,梯次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着眼项目推进全生命周期管控,建立策划招商项目、新建续建项目、技改扩规项目、上市企业“四张清单”,构建市工业推进委、产业链专班、县市区(功能区)三级推动重点工业项目的工作机制。全年确定三级推动的重点工业项目514个,截至目前,148个策划招商项目已签约落地97个;171个新建续建项目已竣工投产91个;155个技改扩规项目已竣工106个;其中,赫里欧光伏建筑一体化、3吉瓦光伏组件生产制造、吉利远程本途新能源商用车等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新巨丰科技完成上市发行,实现了12年来本土企业A股主板上市零的突破。三是强化问题导向,突出解决要素保障难题。把要素保障和问题解决作为促进项目落地的关键之举。2022年以来,分两批征集101个重点工业项目(企业)要素保障需求130项,其中符合办理条件的96项,转交11个要素保障部门办理。截至目前,92项需求已解决,办结率为95.8%,其他4项需求基本符合办理进度要求。其中,涉及土地报批的事项57项,面广量大难度也大,市工业推进办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举办业务培训,逐一与项目单位和县市区的同志对接,逐一拿出了解决方案,目前完成22项土地需求供给2412亩,正组织用地报批的项目12个1534亩,“两规”调整项目12个1899亩,有效推动了重点项目建设。与市生态环境局进行联合会商,由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市范围内跨区域优先调剂7.44吨VOCs总量指标,促进了泰开变压器有限公司“双百万变压器智能化生产改造项目”顺利实施。组织市林业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联合会商,成立工作专班,对企业提供审批全流程服务,分三批次争取到赫里欧新能源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泰山玻纤碳纤维及玻璃纤维拉挤板项目和宁阳国开鲁珠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总计38.4公顷的使用林地定额。开展深入企业调研、直通企业热线电话等方式及时发现收集企业困难需求,千方百计妥善化解,比如,协调市公安局车管所现场办理车辆临时通行证问题,解决了高新区五岳重汽公司多年存在半成品车在两个厂区通行难题。近期,我们依托工信局“泰企通”网络平台,搭建诉求接办问题收集解决反馈窗口,拟于近日上线运行。四是强化比拼问效,营造跨越发展浓厚氛围。参与策划和建立了全市重点项目“五大比拼、两大问效”推进机制,2022年,全市共策划符合市重点策划项目库入库标准项目1053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160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25个。各产业链链长每月至少领衔开展一次外出招商引资活动,全市累计签约产业链项目373个,总投资1846.5亿元,引进了晶优光伏、宁夏汉尧锂电材料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组织3次集中开工活动,1次重点项目实地观摩评议活动,累计集中开工新型工业化项目282个,总投资1014.13亿元。截至目前,集中开工项目中已有77个项目竣工投产。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了登高望远、奋力争先的浓厚氛围,形成了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简要介绍这些。

 

2023-01-11  15:48    大众网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保障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用地需求?

 微信图片_202301111643443.jpg

2023-01-11  15:48    王峰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2022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优化项目服务流程,落实落细政策措施,实现产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全面保障。一是健全机制、强力保障。第一时间成立新型工业化强市工作推进专班,围绕全市13个重点产业链,明确13名县级干部作为服务专员,开展“一对一”服务。实行局领导联系县市区和40家上市“种子企业”制度,采取上门对接、专班服务、快审快批等措施,精准保障项目用地需求。目前,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3.86万亩,其中产业用地供应4907亩。二是多措并举、灵活施策。用足用活国家、省直接配置指标政策和“增存挂钩”核补指标政策,以及出台的指标奖励政策,努力争取用地指标的最大自由度。目前,全市共批复农用地转用和征收面积3.3万亩,争取国家计划指标和省统筹指标2.64万亩。鼓励县市区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最大限度盘活土地存量。2022年全市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7万亩,处置闲置土地4966亩。三是优化流程、提高效能。将产业项目用地报批中涉及的20余项材料,逐项明确工作标准和时限要求。改串联上报为并联审批、同步推进,组卷材料压茬推进、随时上传、提前审查。我市创新实施“五色管理法”,精准指导项目用地选址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率先与市工业推进办联合召开全市用地报批业务培训会,全面普及项目建设规划用地相关手续办理知识。对省政府2022年四批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涉及的土地要素保障政策,逐项梳理汇总,分门别类送到各县市区和用地企业,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2023年是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全面起势的一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职能部门,将始终扛牢保障发展的重任,全面保障新型工业化强市用地需求。一是提前预支用地计划指标。在国家、省预支指标下达之前,结合2022年用地需求,分析谋划2023年用地需求,提前下达足额的用地计划指标,确保不因指标影响项目用地。二是全力做好用地规划保障。在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前,依据自然资源部审核通过的“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及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组织建设项目用地组卷报批。三是临时用地即报即审即批。对建设周期较长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临时用地,期限放宽到四年。直接服务于铁路工程施工的制梁场、拌合站,可以占用耕地,但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抢险救灾、疫情防控需临时用地的,不再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四是重大项目实行先行用地。对国务院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项目中已签订银行投资意向书或投资合同、需报国务院批准用地的交通、能源、水利类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因工期紧或受季节影响确需动工建设的国家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向自然资源部申请先行用地。五是简化用地预审办理流程。对涉及土地用途调整的不再提交调整方案,在建设单位申请报告和市县初审意见中明确是否符合法定调整的情形即可;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不再提交不可避让论证报告,在建设单位申请报告和市县初审意见中明确是否符合允许占用的情形即可。位于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不再办理用地预审。六是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控制耕地流向非农建设用地,确需占用的要占一补一,确保耕地不减少。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允许以承诺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市级以上重大急需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积极申请省级调剂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允许跨县、跨市易地有偿调剂,确保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全面保障。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微信图片_202301111643447.jpg

2023-01-11  15:54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请联系市政府办公室营商环境促进科,联系电话:6991639。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Powered by www.newstaian.cn.All rights reserved.

泰安新闻发布 技术支持:泰安传媒集团 鲁ICP备14011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