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直播——
2025-03-18 15:4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召开“登高望远 奋力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邀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蔡丽霞女士,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朱光胜先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戴伟先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培新先生,介绍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蔡丽霞女士介绍有关情况。 2025-03-18 15:41 蔡丽霞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信系统聚焦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全力稳运行、抓项目、促转型、育企业、优环境,创新走出了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带动形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优势的泰安特色工业路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快速壮大,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连续29个月保持高位均衡增长。 工业运行稳中向好。坚持市县一体,建立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机制,紧盯营收、利润、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做好预期研判、调度分析、督导帮扶。2024年,全市37个在统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75.7%。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保持较高增长,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6.7个百分点。全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9.1%,增速高于规上工业10.6个百分点,工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持续实施“千项技改扩规 千企转型升级”行动,落实好市、县、乡三级项目包保机制,聚焦要素保障体制,强化协调调度和服务对接,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程。2024年,全市工业企业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646个,其中年度投资过亿元技改项目98个,95个项目入选省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2024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9%;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1%。抢抓设备更新机遇,首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五步法 五结合”工作模式,工信部审核通过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235个,第一批67个,第二批112个、居全省第3位。 2025-03-18 15:45 蔡丽霞 创新发展成效明显。实施企业创新“育苗”工程,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新培育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入选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96个,10项产品入选省首台(套)技术装备,普瑞特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全省仅6个项目入选。3家企业入选省质量标杆,14家企业入选“泰好品”质量公共品牌,8个产品获评“山东制造·齐鲁精品”。 数字转型持续领先。加大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成功创建国家“千兆城市”,2024年全市新建5G基站1948个,累计建成1.4万个。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培训、诊断评估、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四个全覆盖,完成规上工业企业培训近2000家次,引导1486家次企业开展诊断,累计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1106个。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8家,国家特色专业型平台2家,9个项目入选省“工赋百景”揭榜挂帅试点。新增1个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总数达到3个,数量居全省第4位。4个案例入选工信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典型案例,数量全省并列第2位,其中岱银集团、泰开互感器入选数字领航企业。 优质企业加快壮大。持续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建立优质企业培育库,摸清培育“底盘”、做大培育“基数”,新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4家、省级单项冠军20家。着力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新培育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7家,争取重点“小巨人”企业中央奖补资金1840万元。目前共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9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12家。 绿色低碳加速升级。顶格召开全市工业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发展推进大会,联合6部门出台《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行动方案》,发布第一批95家绿色节能装备供需企业清单。全力打造绿色制造标杆典型,新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工厂17家、绿色工业园区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3家企业入选全省首批节水产业重点企业,2家企业入选省级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泰山石膏入选工信部“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全国仅19家、全省唯一。 下一步,我们将扛牢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责任担当,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勇闯新路、勇挑大梁。
2025-03-18 15:52 主持人 接下来,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媒体单位。
2025-03-18 15:53 大众网记者 2024年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高位均衡增长态势,请问市工信局在服务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2025-03-18 15:53 朱光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2024年,我市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一是持续用好市县一体机制。坚持市县一体,建立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机制,每月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统筹考虑增量因素、减量因素、用电等指标,研究稳增长措施,做好预期研判、调度分析、调研帮扶。二是全力做好靶向服务。坚持一手抓优势扩大、多做贡献,一手抓补齐短板、减少下拉,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各县市区、高新区党政一把手带头联系服务68家营收或利润下拉较大的企业,盯靠服务53家预计年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市县两级主要领导亲自进企业、跑总部,帮助企业拓市场、稳订单、解难题。三是切实抓好政策激励。坚持以政策、资金激励企业发展主动性,围绕国家、省、市三级政策,梳理对上争取事项,形成对上争取事项清单,全年累计为企业争取荣誉项目996个,争取和兑现各级奖补资金1.4亿元。帮助龙头企业石横特钢积极争取粗钢产量指标,帮助企业引育各类高端技术人才,有力助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3-18 15:55 泰安日报记者 2024年我市在工业项目投资上成果显著,下一步市工信局在推动我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规划? 2025-03-18 15:55 朱培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2024年,我们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导向,深化“千项技改扩规”工程,对工业技改项目实施“台账式”管理,做好全生命周期服务。市级调度的98个年度投资过亿元的工业技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71.7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95.9亿元,占比114.1%。同时,积极开展技改服务,强化财政金融政策支持,打造“技改服务我到场”品牌,为项目建设和技改投资提供优质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在项目推进上,完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体系,围绕673个技术改造和235个设备更新项目,进一步强化“台账式”管理与领导包保机制,密切跟踪项目进度,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土地、资金、审批等难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支持范围。在政策扶持上,深入研究国家和省级政策导向,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更多财政奖补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确保“技改专项贷”贴息和担保补助、智能化改造奖补等政策精准落实到位,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在服务优化上,持续打造“技改服务我到场”品牌,深入企业和项目现场,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服务;搭建更多政银企对接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推进更多列入工信部推荐名单设备更新项目落地落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保障项目的土地、能耗等要素供给。通过这些举措,力促工业项目投资再上新台阶,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3-18 15:57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和必然趋势,请问我市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2025-03-18 15:57 戴伟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市工信局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数字化转型覆盖提升行动,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培训、诊断评估、重点项目、工业互联网平台四个全覆盖。“点上”选树标杆,大力推进39个市级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建设,发布189个数字化转型“免费试用”产品和解决方案,培育省级以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标杆案例271个。“线上”培育示范,省“产业大脑”揭榜挂帅单位6家,肥城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级数字产业集群。“面上”打造样板,肥城市、宁阳县赋能中心入选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东平县、肥城市入选国家产品主数据标准(CPMS)建设县域试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我市成功入选省级督查激励“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等工作成效明显市”。 下一步,全市工信系统将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奋斗目标,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发展生态,系统实施“智能工厂梯次培育、工业数字底座提升、中小企业转型扩面、产业集群数字赋能”四大行动,实现“AI赋能、实数融合、覆盖提升、产业协同”四个新突破。到2025年底,累计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1800个,建成“晨星工厂”350家,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力争达到75.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提高,力促企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继续领跑全省数字化转型。
2025-03-18 15:59 山东商报记者 请问市工信局在推动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成长壮大,加快培育优质中小企业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绩? 2025-03-18 15:59 朱培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市工信局作为牵头业务部门,持续加大培育力度,建立梯度培育体系,积极引导更多更好资源向优质企业汇聚,取得显著成效,中小企业已成为引领全市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是梯度培育强基,架构企业成长梯队。实施“挖潜强基”行动,通过纵向深挖释放潜能,横向分析找差提升,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完善培育库4个,着力做大做强优质企业矩阵。目前,我市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达到879家,数量居全省前列,优质企业群体已初具规模。 二是集聚发展育群,提升产业竞争力。立足全市重点产业链和县域优势产业,对链主和龙头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带动上下游优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引导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2024年,全市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总量达到12家,居全省首位。 三是强化创新引领,推动企业创新转型。持续实施企业创新“育苗”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每年组织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200项左右,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累计达到261 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累计达到65 家,企业创新活动覆盖面显著提升。 四是强化融资支持,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针对企业融资难题,发布优质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金融服务专员、专项信贷产品等清单,引导金融机构提供特色金融服务。召开银企对接、设备更新政银企合作“百企行”等活动,促进双方合作共赢。积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挂牌上市,75家专精特新企业在省内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挂牌培育,取得显著成效。 五是精准服务护航,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坚持“工信搭平台、企业创品牌”,打造“泰安工信推荐官”品牌,发布推介企业视频158个。积极开展产业链融链固链、“中小企业服务月”“一起益企”服务等活动,2024年市县联动举办各类活动50余场,累计服务企业1.2万余家次。 2025-03-18 16:01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请联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政策研究室,联系电话:6991141。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