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直播——2023-12-18 15:0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市林业局副局长马丽丽女士,市林业局经济林发展科科长赵勇先生,介绍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马丽丽女士介绍有关情况。 2023-12-18 15:01 马丽丽 尊敬的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首先,我代表泰安市林业局,向大家多年来对我市林业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按照发布会安排,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泰安市山地丘陵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林地面积238万亩,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3度,年平均降水量661毫米,对发展林业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泰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林业为民、生态惠民、绿色富民,做强优势产业,做精特色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330亿元,林业产业已成为泰安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产业布局。相继制定实施《泰安市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泰安市特色经济林、苗木花卉、中药材3个《产业振兴计划》。优化树种品种结构,着力打造泰山花木城、观赏花木、松柏盆景、彩叶苗木、高档绿化苗木、名优经济林苗木“一城五区”的产业聚集区。全市重点规划建设核桃、大樱桃、苗木花卉“三大优势区”和泰山板栗、肥城桃、大枣、泰山黄精、珍珠油杏、甜红子山楂“六大特色产业园区”。目前全市经济林总面积约161.97万亩,苗木花卉总面积38.5万亩,中药材总面积10.5万亩,林下经济总面积32万亩。 二、坚持科技引领,力促培优增效。一是搭建合作创新平台。协同开展林木良种选育、果品培优、低产低效园改造、中药材研发等技术攻关。与北林大、山农大、省果树所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签订《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协同创新基地,开展实质性合作30余项;聘请国内外40名权威专家,破解黄精纳米级高活性机理,系统研究黄精在抗癌抗糖中的应用;发挥市林科院龙头作用,组建8个科技创新团队,搭建10个省级及以上创新联盟,分别建成1处国家级、3处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二是推行新品种新技术。近五年引进、选育新品种(品系)100个,先后推广桃、大樱桃、苹果矮砧宽行密植栽培模式,板栗、核桃低效园更新改造技术,肥城桃品质提升智慧化管理技术,建成155个集约化、标准化、高科技示范园,集成推广70项温室栽培、绿色防控、果园覆草、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林果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三是开展科技培训指导。大力实施职业林农培训工程,每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00场次,培训林农果农3万余人次,累计培育700名乡村科技带头人。选派20名林业科技特派员,组建林业技术服务队,走访名优特果品基地30余家,发放“林业技术服务连心卡”400余张,解决急难愁盼60余项,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2023-12-18 15:06 马丽丽 三、坚持品质优先,打造特色品牌。一是突出龙头带动。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培优栗欣源、泰尚黄、泰山百合等林业龙头企业,协调争取万路达、兴润园林、栗欣源被评为“国家林业龙头企业”。培育全市林业专业合作社2591家,入社农户9.74万户,经营林地56.26万亩。二是推进品牌化建设。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牌”同创,制订20项经济林生产标准,建设2处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29处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全市经济林标准化生产率达到70%以上。肥城桃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品牌价值达到40.21亿元。新泰樱桃被评为“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宁阳大枣、东平核桃、徂徕黄金梨入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三是严格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扎实开展“守护舌尖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每年对核桃、苹果、桃等10类果品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700个批次,抽检合格率均在99.8%以上。创建23个“齐鲁放心果品”品牌,认证85万亩绿色有机果品,优质果品率达到75%以上。 四、坚持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一是挖掘林下潜力。探索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摘、景观利用”等复合经营模式的林下经济,引导林农向林地挖潜力,向林下要效益。截至目前,全市林下经济总产值12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1万元。打造品牌集群,培育林下经济龙头企业36家。分别建成新泰惠美农牧和泰山仙草谷2处“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新泰市入选全国林下经济基地县。二是推动精深加工。积极扶持林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引导企业与农户开展订单合同、保价合作。创新研发各类礼品,泰尚黄精生物科技公司研发生产黄精茶、黄精胶、黄精丸等五大类80多款产品。栗欣源板栗加工企业研发生产保鲜板栗、速冻栗仁 、软包装即食系列等产品销往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年出口创汇1126万美元。三是加快融合发展。努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化路径,以生态林业变富民产业为抓手,持续厚植山区生态、升级传统林果、做强特色林药、突破森林文旅,让果园变公园、劳动变体验、休闲变养生、产品变商品,建成观光果园、采摘园1200余家,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建成2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7处森林公园、9处地质公园、7处湿地公园,以林兴旅、以旅促林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特色林产业,因地制宜壮大林业经济,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全力打造泰安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林业力量。
2023-12-18 15:10 主持人 接下来,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媒体单位。
2023-12-18 15:10 泰安电视台记者 请问我市特色经济林种植情况如何? 2023-12-18 15:10 赵勇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从三个方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是科学布局主栽树种。根据县市区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布局全市经济林主栽树种。截至目前,全市特色经济林总面积161.97万亩,总产量100万吨,总产值达到102亿元。其中,泰山大樱桃总面积20余万亩,产量10万吨;桃总面积19万亩,产量32万吨,其中肥城桃栽培面积8万亩,产量18万吨;泰山板栗总面积26万亩,产量5万吨;核桃总面积40万亩,产量4.6万吨;宁阳大枣总面积7.78万亩,产量1万吨;苹果总面积10.7万亩,产量16万吨;山楂总面积5.8万亩,产量3.6万吨;杏总面积2.5万亩,产量2万吨。 二是集约化打造特色园区。走基地化建设、规模化发展的路子,把农民分户经营联结成较大的规模化生产,形成规模效益和区域优势。目前,全市30亩以上的经济林基地1184个,面积25.1万亩,占总面积的15.5%。其中,100亩以上基地219个,500亩以上基地28个,1000亩以上基地13个。年产值200万元以上的生产大户60个,面积达6万亩,占比3.7%;产量达12.7万吨,占比12.7%。 三是推进标准化、品牌建设。创新栽培模式,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林果品质和效益。目前,全市“三品”认证面积85万亩,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6个,认证面积27万亩,国家驰名商标4个,省著名商标10个,“齐鲁放心果品”品牌23个,新泰市被确定为“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试点市”。
2023-12-18 15:13 大众日报记者 中药材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今后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2023-12-18 15:13 马丽丽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瑰宝。泰安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良好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厚植中药材资源优势,持续培育道地中药材产业,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推动中药材产业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保护种质资源。实施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规范化建设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圃、野生中药资源培育基地和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大对徐长卿、紫花丹参、泰山赤灵芝、黄精等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的保护、繁育和研究力度,大力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 二是培植龙头企业。加大双招双引力度,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参与中药材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充分发挥泰尚黄精、无恙堂、芝人堂、泰山百合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盘活优质林下资源,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把泰山道地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打响泰山品牌。推进道地药材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健全完善道地中药材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种植、加工、包装、销售全产业链条,积极申报、认证泰山道地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引导加工企业、种植大户参加全国林交会、推介会等各类展会,全力提升中药材知名度。 四是推进融合发展。依托泰山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新“生态+”“旅游+”“健康+”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中药材资源和生态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生有机融合,培育发展集食药、养生、康复、旅游、教育、文化于一体的林药康养产业,加快推进泰安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
2023-12-18 15:16 鲁网记者 泰山黄精是我市“六大特色产业”之一,请问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2023-12-18 15:16 赵勇 感谢您的提问。我从发展一产、二产、三产3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做“大”基地建设。探索大田、林下、山地三种立体套种模式,建设泰山黄精种质资源库、标准化种植基地30余亩,发布地方标准《泰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泰山九女峰片区为核心区,辐射带动全市规模化发展泰山黄精2.2万亩,4年种植平均每亩收益可达10多万元,泰山黄精从野生稀少走向规模化种植。泰安仙草谷黄精种植基地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二是做“强”精深加工。引进培育泰尚黄、仙露食品等30家精深加工及上下游企业,加工转化率75%以上。建成泰尚黄精智能工厂,研发生产多款产品,实现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特医特膳“五品布局”。“仙余粮泰尚黄”牌黄精丝4次荣获“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获得首批中国林草关爱品牌、泰安市十大伴手礼、十大特色品牌。 三是做“足”融合发展。坚持融合带动,建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搭建黄精三产融合云平台。发展泰山黄精+乡村旅游,打造集绿色生态、智慧种植、农创消费、休闲娱乐、健康养生、科普研学一体的文旅胜地,旅游收入突破3亿元。建成全国首座泰山黄精文化博物馆、首个黄精“工业+旅游”智能工厂,加快实现“三产”深度融合。 2023-12-18 15:18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请联系市林业局办公室,联系电话:8222081。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