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直播——
2024-11-12 10:0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新闻发言人张青女士,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肖培庆先生,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赵丽东先生,市政务服务中心代办服务科科长续真女士,介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深化改革“十二条举措”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张青女士介绍有关情况。 2024-11-12 10:01 张青 各位记者朋友: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之际,很高兴向大家介绍汇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深化改革“十二条举措”。借此机会,我代表全系统干部职工向大家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推出“十二条举措”。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上级有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促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持续登高望远、奋力争先,敢于担当,多作贡献,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推动若干改革举措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我局时刻牢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担当,认真对标对表,全面快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二是企业群众有需求。随着企业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日益提升,办事需求更加多元化、精准化、增值化、个性化,要求政务服务更便捷、更高效、更透明。我们必须积极顺应企业群众需求,“深思一层”“多做一点”“前延一步”,推出的举措要实,解决的痛点要准,提供的服务要优,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生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嘱托。 三是工作有基础。近两年来,我们准确把握业务工作和改革创新的关系,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企业群众急需,狠抓改革创新,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信易批”获国办发文推广,入选中央改革办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园区事园区办”获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在国办《电子政务动态》刊发,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在全省实现“领跑”。当前政务服务改革进入“深水区”,如果要继续保持这种良好态势,实现更进一步、更上一层,必须把改革创新贯穿工作始终。我们利用三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积极对上汇报,按照“问题导向、系统集成、守正创新、务求实效”的原则,制定了四大方面、十二条改革创新举措,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勇于担当、多作贡献。 2024-11-12 10:05 张青 下面,我总体介绍一下十二条措施的主要内容。 一是始终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大力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我们推出提升全市政务服务管理运行效能、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常态化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等三条举措,搭建好政务服务工作的“四梁八柱”。 二是丰富拓展“绿卡+”品牌,全力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我们始终坚持“产业为王、项目为王、工业为王”理念,推出深化“1545”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推进项目审批提质增效、提升精准化增值化服务能力、守好民生服务保障底线等四条措施,持续优化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服务保障新型工业化、文旅融合、现代服务业等全市重点工作,推动大项目好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 三是聚力建设现代智慧“政务综合体”,打造泰安城市形象新高地。我们牢牢把握政务服务大厅服务企业群众、优化营商环境“一线窗口”“前沿阵地”的定位,以争创全省政务服务大厅示范点、创造全国领先的政务服务领域“枫桥经验工作法”、在全国打响“小美帮办”志愿服务品牌为目标,推出三条举措,努力把市民之家打造成“城市会客厅”。 四是认真落实市委“泰山正气”全面从严治党品牌要求,锻造政务服务铁军。工作推进,任务落实,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我们牢固树立“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选人用人鲜明导向,推出厚植“泰好办·政先锋”党建品牌、夯实政务服务上水平工作保障两条举措,全面提升工作运行效率和干部队伍履职能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举措如果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也不会见到成效。我们将从三个方面下力气: 一是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落实。我们已经将“十二条举措”细化、实化、具体化,列出《2025年改革创新举措清单》,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毅力韧劲抓好落实。 二是以常态化督导确保成效。对各项工作任务实行闭环管理,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时限、责任分工,既布置作业、指导作业,又要检查作业、收好作业,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高质量、高效率落实。 三是以多维度矩阵加大宣传。采取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十二条措施宣传推介出去,既提高改革举措的知晓率、应用率,也能不断推出更多的“泰安经验”“泰安样板”。恳请各位媒体朋友继续支持厚爱我们的工作,我们将以高效办好每一件政务服务“小事项”,助力实现泰安高质量发展“大目标”! 谢谢大家。
2024-11-12 10:10 主持人 接下来,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媒体单位。
2024-11-12 10:11 大众日报记者 请问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方面推出了哪些创新举措,打通便民利企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4-11-12 10:11 赵丽东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认真落实国发3号文件要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把优化政务服务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聚焦政务服务体系运行、模式创新,提出了三项举措,最大限度地实现利企便民。 一是提升全市政务服务管理运行效能。出台《泰安市政务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各级政务服务事项运行、渠道建设、业务办理、监督评价等标准,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推进。制定《泰安市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暂行办法》,深化“一张清单管到底”,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 二是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深化“一网通办”,创新“AI+”智能服务、零人工审批、不见面审批、减证便民等措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丰富拓展“信易批”应用场景,大力推行秒批秒办、告知承诺、容缺办理等举措,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优化“泰好办”自助服务、政务服务合作网点,逐步建成“1530”政务服务圈。围绕企业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积极推进“跨域办”。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探索新技术应用,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数字支撑作用。 三是常态化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认真落实国家“13+8+X”“一件事”部署,积极争取全国试点任务,为企业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聚焦全市发展战略和民生实际,积极培育泰安特色“一件事”,打造在全国全省领先、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板。 通过这三项改革举措,切实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以高质量政务服务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11-12 10:13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针对持续丰富拓展“绿卡+”品牌方面,有什么具体创新措施? 2024-11-12 10:13 肖培庆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工作主线,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着市场准入、项目审批、项目服务、守牢底线等方面推出四条创新举措: 一是深化“1545”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实施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拓展证照联办、电子证照联展联用等创新模式,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积极培育新业态、新领域经济类型,推行经营主体代理机构信用管理、登记注册专员制度、经营范围自主公示,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助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推动市场准入领域国定和特色“一件事”拓面走实,加快经营主体提档升级。 二是推进项目审批提质增效。深化智慧化审批、标签化管理、全链条告知承诺等举措,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实施建筑业企业开办、竣工联合验收“一件事”,推行模拟验收助力“保交房”,推动全市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项目开工“一件事”,探索推进大中型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合并办”,面上推广“拿地即开工”“模拟审批”,助力大项目好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三是提升精准化增值化服务能力。深化“园区事园区办”服务模式,编制完善省级规范指引,创新工业项目租赁土地审批、园区投产服务“一件事”、涉水许可集成办等举措,充分发挥园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主阵地作用。持续擦亮“绿卡”“化工和两高”“杨晓工作室”等服务品牌,为全市重点企业项目提供个性化、套餐式衍生服务。提升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质效,充分发挥商会协会联通政企的桥梁纽带独特优势。 四是守好民生服务保障底线。打造全方位安全生产准入关口,把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领域许可底线、红线。实施交通领域审批服务专项提升和医疗卫生审批服务护航“两大行动”,推动全市交通运输和医疗卫生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打造“五位一体”审管联动模式,构建“泰慧勘”勘验评审体系,确保审批和监管无缝衔接。 通过以上四条举措,我们就是要为全市的企业项目提供精准化、增值化、个性化服务,全力服务我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2024-11-12 10:15 中国山东网记者 市民之家经过近几年的运行,已经成为展示泰安的形象新高地和城市会客厅。围绕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体验感获得感,请问都推出了哪些创新举措? 2024-11-12 10:15 续真 感谢您的提问!为丰富政务大厅功能,提升服务内涵,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我们聚力建设现代智慧“政务综合体”,推出以下三条举措: 一是争创全省政务服务大厅示范点。深化一门集中、一窗受理,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探索“1平台、3核心、N项提升”智慧大厅新模式,实现“线下大厅、线上管理”。优化人员培训、信用管理、监督考核等制度,规范提升服务标准。完善大厅功能布局,增强企业群众和窗口工作人员人文关怀。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会客厅、我陪群众走流程等作用,勇于接受社会监督,将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城市会客厅。 二是创造全国领先的政务服务领域“枫桥经验工作法”。深化与进驻部门窗口共建共治共享,通过局长坐班+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民情企意工作室等渠道,健全诉求矛盾一线发现、一线商议、一线化解“三个一”机制。深化接诉即办标准化处置行动、工单每月晾晒双周会商等措施,提高12345一次办好率、解决率、综合满意率。建立大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依法维持公共秩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在全国打响“小美帮办”志愿服务品牌。以牵头编写《山东省帮办代办工作规范指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帮办代办工作实施细则》及配套制度,构建市县乡村四级闭环管理机制。丰富全流程帮代办、智能帮办、政务云直播等内容,打造网上、大厅、厅外一站式便民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小美帮办”和特色服务子品牌引领作用,持续激发帮办代办工作生机活力。 政务服务大厅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载体,是人民至上的一面镜子,是营商环境的一块试金石,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几项举措,将市民之家打造成集成化、标准化、智慧化、便利化的现代智慧“政务综合体”,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多更优办事体验。 2024-11-12 10:17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请联系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人事科,联系电话:8290886。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