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闻发布> 直播回放> 浏览文章
泰安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4年12月20日 来源于:本站原创

 

图文直播——

 

2024-12-20    10:0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刚先生,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负责人李振宇女士,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副科长何雨沛女士,介绍我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推进落实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李刚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微信图片_20241220104545.jpg

2024-12-20    10:01    李刚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衷心感谢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泰安市卫生健康工作,特别是对乡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今年5月31日,经市政府同意,市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泰安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自实施以来,在政策上优先支持、在财政上全力保障、在部门协同上统筹推进,持续整合优化县域资源,重塑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取得新成效。

下面我就有关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一、任务目标和部署安排

《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体系、人才、资源、管理等方面建设明确了“四提”工作重点和13条具体措施。“四提”分别是:机构建设提档升级,队伍建设提能扩量,资源下沉提效赋能,管理提标优化。力争到2026年底,全市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实现大幅提升,让群众就近就便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增强群众健康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微信图片_202412201045471.jpg

2024-12-20    10:04    李刚

二、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坚持齐抓共管,高位推动落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情况汇报,主要领导亲自调度部署,6月19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现场会深化部署,6月24日市卫健委召开包保措施落实会。二是高效推动落实。市政府负责同志亲自指挥调度、谋划研究,先后多次组织县(市、区)、人社、财政、卫健、医保等部门单位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实施;召开了现场推进会,建立了月调度机制;各县(市、区)、功能区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列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民生项目,强力推进工作开展。三是强化资金保障。今年以来,全市共投入5.64亿元,着力优化提升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二)坚持系统推进,提升服务质效。一是统筹设置,合理布局。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今年年底,宁阳县建成样板县,明年4个县(市)全部建成。推进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迭代升级,指导乡镇卫生院CT、DR、彩超等检查设备“应配尽配”。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政府办卫生院的基础上,今年完成建设13家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11家中医特色卫生院、20家特色专科卫生院。科学布局村卫生室设置,强化中心村卫生室建设。二是加强管理,提标优化。今年重点对村卫生室房屋建设、装饰装修、设备配备、卫生厕所等进行更新改造,选取相对薄弱的686家村卫生室进行“五有三提升”改造,目前已全部完成。三是优化流程,改善环境。实施乡村两级机构“6S”管理,推进基层首诊服务流程再造,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覆盖到所有乡镇卫生院。开展门诊延时、周末预防接种等系列便民惠民服务,有效满足基层群众健康需求。

(三)坚持人才赋能,激发内生动力。一是充实乡村医疗卫生队伍。统筹推进“县管乡用”“乡聘村用”与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去年以来,全市通过“乡聘村用”招聘大学生乡村医生5人。二是开展乡村医生综合能力全覆盖培训三年行动,组织乡村医生线下培训225场次,参加线下培训乡村医生达到16778人次。三是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在全市启动“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每年下沉人员不少于500名。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决扛牢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责任,聚力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持续深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健康发展。

谢谢大家!

 

2024-12-20    10:09    主持人

接下来,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媒体单位。

 

2024-12-20    10:09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泰安市在拓展提升乡镇卫生院辐射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

 

2024-12-20  10:09    李刚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根据三年行动计划,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的总体目标是:2024年,重点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和服务功能提升,扶持一批薄弱卫生院,建强一批高水平卫生院,2026年底前,建成15家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20家中医特色卫生院和20家特色专科卫生院,着力构建“农村地区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服务圈”。

一是加快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发展。针对目前城乡居民健康需求,重点加强特色专科建设,目前已建成包括康复科、儿科、医养结合科、眼科、疼痛科在内的共61个市级特色科室,拓展了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家庭病床等服务功能。同时,推进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迭代升级,所有乡镇卫生院均配备了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83%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CT,97%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血凝仪,48%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眼底检查设备和颈动脉斑块检查设备,乡镇卫生院硬件设施更加完善。

二是强化中心卫生院辐射带动作用。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根据地域和人口分布,每个县(市、区)选择1-3个服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将服务能力提升到二级医院标准,作为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目前,全市49家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13家乡镇卫生院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做强乡镇卫生院医防管融合服务。依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三高基地,全面梳理健康服务全流程、各环节,重点构建慢性病患者三级协同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健康驿站、门诊挂号、家庭医生工作室等区域,对传统慢性病诊疗流程切分为诊前、诊中、诊后3个环节,建立独具基层特点的医防融合就诊流程,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2024-12-20    10:12    大众网记者

《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全面推进村卫生室“五有三提升”,请问目前进展如何?微信图片_20241220104548.jpg

2024-12-20    10:12    李振宇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按照村卫生室“五有三提升”标准,2024年我市计划重点改造提升600个服务人口相对聚集、亟需整改提升的薄弱村卫生室,2026年底前实现全面提升。

一是村卫生室设置更加科学。根据三年行动工作安排,对现有村卫生室重新规划,以服务全覆盖为目标,目前,在服务人口2000人以上、非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集聚提升类和城郊融合类村庄规划建设中心村卫生室177家,一般村卫生室达到2754家,村卫生室服务点263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成。

二是硬件环境大幅改善。利用闲置学校、党群服务中心、幸福院等场所,改扩建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重点对村卫生室房屋建设、装饰装修、设备配备、卫生厕所等进行更新改造。今年,全市共完成686家薄弱村卫生室“五有三提升”改造,普遍配备观察诊查床、检查检验设备、智慧随访和康复理疗设备、空调和无害化卫生厕所,全面优化诊疗环境。

三是诊疗服务更加规范。重点对村卫生室标牌、宣传栏、窗口指示牌、服务导览等进行统一更新,规范了村卫生室内外环境等外观标识,营造村卫生室规范化诊疗氛围。2800家村卫生室实施“6S”管理,诊疗服务环境有效改善。
 

 

2024-12-20    10:15    中国山东网记者

人才队伍建设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至关重要,请问今年在招培人才方面有什么新举措?微信图片_202412201045472.jpg

2024-12-20    10:15    何雨沛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以基层为重点”党的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围绕基层优质资源供给不足问题,通过一系列举措落地见效。

一是保障乡镇卫生院编制。2018年,我市将乡镇卫生院核编标准最高提高至1.5‰,以县(市、区)为单位按服务人口数量重新核定,50%的县(市、区)增加了编制数量。今年,全市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5400余名,编制数量较去年增加了12%。

二是加强乡村两级招聘力度。县级机构编制、人社部门优先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岗位用人计划,今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数较去年增长450人,“乡聘村用”累计招用5人,公费医学生在岗151人,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96.17%,乡医执业(助理)医师占比达到2018年的1.5倍。

三是加大优质资源下沉力度。今年,我市统筹开展各项对口帮扶工作,从城市三级医院选派162人和10人分别帮扶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从城市二级医院和县级医院选派201人帮扶乡镇卫生院,从乡镇卫生院选派73人帮扶村卫生室,建立梯队帮扶常态长效机制,建立“名医基层工作站”161个,居民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更加便利。微信图片_20241220104547.jpg 

2024-12-20    10:18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请联系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宣传与人才发展科,联系电话6991846。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Powered by www.newstaian.cn.All rights reserved.

泰安新闻发布 技术支持:泰安传媒集团 鲁ICP备14011259号